http://www.sokun.cn/baijiuzs/ 2022-05-30 閱讀數:683
6月1日白酒新國標將實施,新版白酒術語國標是指2021年頒布的《白酒工業術語》和《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屆時部分白酒將不叫白酒,改名為“配制酒”,這意味著整個白酒行業的準入門檻拉高,消費者只要認清楚標識在酒瓶上的“白酒”和“配制酒”,自己選擇所愛的哪一款就行了。
5月16日,參與了歷屆飲料酒分類和白酒工業術語的國標起草人郭新光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白酒術語新國標的出臺,目的是讓白酒回歸傳統。是否使用食品添加劑,就是白酒對堅持傳統還是采用新工藝的一次選擇。作為配制酒的調香白酒和白酒相比,是傳統和現代工藝各有優勢,不存在誰好誰壞,適合不同消費者,讓消費者在不同場合喜歡的,就是好的。
新國標實施中,這兩個新名詞要弄清楚:
一是配制酒,即以發酵酒、蒸餾酒、食用酒精等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原輔料和/或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和/或再加工制成的飲料酒。
二是調香白酒,即以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是具有白酒風格的配制酒。
而“國標”明確規定,采用食用酒精勾調的“酒精酒”以后將不能被稱之為白酒,而是屬于“配制酒”了。這意味著在白酒圈賽道,必須是高質量。
看點一:
調香白酒將被踢出“白酒”圈
新國標出臺之前,由于行業對于白酒沒有明確的標準和定義,導致不少企業打著純糧釀造的概念,鉆了“國標”的漏洞,但從配料上面來看,明顯屬于調香產品。新國標出臺后,將很有效地解決消費者識別的問題。
以前買白酒的時候,消費者會看到瓶身上會寫著酒品的釀酒方式,比如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在固液法白酒中,早就規定不能使用添加劑和非食用酒精了,但有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還是會在液態法白酒、還有固液法白酒中會用上一些添加劑,這也是常講的“勾兌酒”,便宜也便宜只有幾塊到幾百塊不等。
白酒釀造工藝分為固態法、液態法、固液法三種。其中固態法白酒不得使用糧谷食用酒精、其他原料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劑;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都只能使用糧谷食用酒精;而調香型白酒則可以使用糧谷食用酒精、其他原料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劑,將其剝離“白酒”,歸入配制酒,有利于保護消費者權益,避免“魚目混珠”。
從大多數消費者的飲用體驗而言,被新國標劃入“配制酒”行列的調香白酒,其主流品牌在風味、口感,以及飲后舒適度都有較好的反饋。如從牛欄山陳釀的配料表中可見其標注“食用香料”,也就是說,重新定義白酒后,牛欄山陳釀是不能再被稱為“白酒”了。但其憑借著極高的性價比、優良的口感和飲后舒適度,數十年來積攢了大量忠實用戶暢銷全國市場,所產的牛欄山陳釀白酒是目前低端光瓶酒中的王 者級別的存在。
面對新國標的推進,今年牛欄山也新推出了符合新國標的規定的一款純糧釀造的“牛欄山金標陳釀”,作為陳釀的升級產品。
說白了,新國標就是讓中國白酒更“好喝”,讓“少喝酒、喝好酒”成為白酒消費趨勢,讓消費者選擇自己喜歡的消費方式。
無疑,新國標的實施將大力推動中國酒業標準化水平的提升,發揮標準化對釀酒產業的引 領和促進作用,為釀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同時,此前行業內存在的不實宣傳、模糊與混淆概念、以次充好的亂象,消費者的自我辨別力會提高增強很多。
看點二:
配制酒還能不能喝?
其實,新國標主要是針對“勾兌酒”,如果瓶身上有以下標注要素,則以后都不能叫白酒。
其一、含有食品添加劑,比如蔗糖素、糖精鈉、甜蜜素、甜味素,或者是使用了食品香料等,如果買白酒的時候,瓶身上出現這些字眼,都不能叫白酒。
其二、原料以薯類為主。新規要求白酒不能以含淀粉、糖類的物質為原料,比如甘薯、木薯和馬鈴薯等,以及廢糖蜜、甘蔗、甜菜等。當白酒瓶上出現這些含淀粉、糖類為原料,就不能稱之為白酒。
其三、配料中出現食用酒精的也不能稱之為白酒,只能算是配制酒。此外在新標準中,白酒在新國標中的英文名被統一明確為“Baijiu”,這個也可以留意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項新國標中,增加了調香白酒的定義。即以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是具有白酒風格的配制酒。也就是說,新國標將調香白酒從白酒分類中剔除,明確其屬于配制酒。
酒精勾兌酒也叫液態發酵白酒,又被稱為新工藝白酒,液態發酵法是食用酒精的主要發酵方式,其主要原料是廢蜜糖、谷物和薯類等含淀粉、糖類物質為原料,經酵母或微生物的作用轉變為酒精,再使用香精、香料調兌香味。
客觀來看,新國標實施后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依然存在,只是嚴格規定了不得使用非糧谷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劑。而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是白酒3種工藝中的兩種,并不是市場所言“90%的白酒將消失”。
因而,以后消費者在買白酒,只要看它的原料里是否含有添加劑,白酒必須以糧谷為原料,包括稻谷、小麥、玉米、高粱、大麥、青稞等,同時要明確重要一點,糧谷的定義中不包括薯類。
白酒釀造工藝可分為三種:固態法、液態法、固液法,其中固態法白酒不得使用糧谷食用酒精、其他原料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劑;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都只能使用糧谷食用酒精;而調香型白酒則可以使用糧谷食用酒精、其他原料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劑。將其剝離“白酒”,歸入配制酒,有利于保護消費者權益,避免“魚目混珠”。
看點三:
食品安全
在業內專家來看,“新國標”對白酒重新定義,能夠幫助消費者更好地分辨“白酒”,這對消費者的影響就是消 除他們對白酒的認知、標準、消費三大誤區。消費者在購買白酒時,可看瓶身上的標簽,查看標簽信息,看它是否符合白酒標準。
梳理可見,中國白酒歷史上曾發生過“山西假酒案”“塑化劑事件”“甜蜜素風波”三次質量事件,事件背后就是一些酒企長期使用食用酒精與人工香味物質、人工甜味物質進行‘勾兌’,原因之一就是原料及工藝尚無全國性的統一標準。
在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看來,食品添加劑的主要作用是增香、增味、增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一些中低端酒企使用香精、香料等。新國標的實施,則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食品安全,推動整個行業的產業結構升級與品質升級。同時,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極個別的中小酒企,則會加速其淘汰步伐,從而對整個行業進行洗牌,而知名白酒企業會更注重在口味、品牌、品質等方面的提升。
中國釀酒大師李家民表示,酒企釀酒應該像做藥品一樣做食品,白酒是入口的食品,一旦使用甜蜜素等添加劑,對身體傷害非常大。此次新國標對白酒的原料(糧食)和工藝(固態法釀造)進行了規定,徹底撕掉了勾兌酒身上的偽裝,讓其在白酒市場無處遁形,有效杜絕勾兌門、甜蜜素風波等,讓消費者可以放心喝到純糧白酒。
品牌傳播專家葉青認為,在消費者對酒品無足夠認知的情況下,有些制假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達到偽造品牌酒、品質酒的目的。但新國標實施后,任何使用化學成分的白酒都是假冒偽劣產品,其行為都是違法違規的,如果以后再使用食品添加劑,市場監管等部門將會按照相關規定給予嚴處。
可以預見,新國標實施之后,白酒行業頭部集中的趨勢將進一步加速,眾多技術水平較低、品牌力不足、同質化嚴重的中小酒廠將被工藝技術領 先、品牌信譽強、差異化顯著的名優酒企進一步取代。
“并不是配制酒就沒有出路。”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線上會議表示,現在是消費多元化的時代,企業要結合自身特點,只要有技術有品牌,就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郭新光表示,并不是傳統白酒一定比加了香精香料采用新工藝的調香白酒更好,傳統和現代工藝各有優勢,各自有各自的質量標準、品牌和文化,不能簡單的比誰好誰壞。如發酵產生的復雜香味物質,調香白酒比不了傳統白酒,但比純凈,配制酒更好。百加得、銳澳都不是白酒,同樣受消費者喜歡。
理性飲酒,健康飲酒,喝健康酒。會成為消費大趨勢。(文章來源:渝酒餐謀)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