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2025赤水河論壇期間,以“杯酒鑒文明”為主題的“中西酒香跨文明對話”專題論壇在茅臺國際大酒店舉行。領導嘉賓、中外知名酒企、企業家、文化界及媒體代表齊聚赤水河畔,共同品鑒東方酒香與西方酒韻,在杯中感受文明的交融,暢談文化的未來發展。
聯 合 國教科文組織、法國海外科學院、希臘文學協會,新華社,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貴州省相關部門等領導嘉賓,肖邦伏特加、雷根穆勒、萊茵豪森城堡酒莊、巴西Brisa da Serra Destilaria、愛丁頓、董酒、片仔癀藥業等中外企業代表,以及茅臺集團相關領導出席論壇。
新華社總經理室總經理孫志平在致辭中表示,源遠流長的酒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論壇就是“以酒為媒”推動文化交流的鮮活實踐,來自世界各產區、各類型酒品將圍繞歷史淵源、禮儀規范與釀造技藝等開展交流對話,增進理解,共話未來。作為中國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新華社深入研究闡述習 近 平文化思想,致力于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為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世界品牌走進中國搭建溝通橋梁。未來,新華社將聚焦強化思想引 領、堅持守正創新、加強智庫研究、發揮平臺優勢,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持續構建常態化、開放式國際對話機制,以酒文化為載體,共同書寫文明互鑒、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主旨演講環節,法國海外科學院院士、院長,索邦大學教授多米尼克·巴爾若回顧了中法兩國的歷史交流與合作,探討了工業與文化領域的共同成就。他表示,茅臺這片匯聚自然與文明的土地,不僅是中國白酒文化的重要象征,更已超越酒品本身,升華為中國的國家象征和工業驕傲,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贊譽。如今,茅臺所代表的正是一種將手工品質、科技創新與生態責任結合的現代工業精神。未來,愿中法兩國繼續攜手,在創新與傳統、產業與文化、經濟與人文的交匯點上,共同開拓出一條嶄新的融合之路。
“因酒而聚,共話中西。”貴州董酒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友平在分享中表示,本次論壇不僅是一場關于酒香的交流,也是一場關于文明的對話。中國白酒的發酵過程是“開放式”的,需要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貴州這片神奇土地上最適合釀造高品質白酒。未來,希望“赤水河論壇”成為全 球酒業加強交流合作的良好開端,通過風味互嘗、文化互鑒、科技互融,促進中西方酒文化的交流,共同引 領理性、健康、愉悅的飲酒新風尚。
愛丁頓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冰以“百年匠心,赴文明之約——愛丁頓與中西酒文化的共融之路”為題,從傳承與創新、市場新圖景、文化互鑒及未來展望四個方面分享了自己對中西酒文明共融、共生、共促的實踐與思考。她表示,茅臺始終敬畏自然的饋贈,茅臺擁有獨 一無 二的微生物圈、赤水河不可復制的水源,加上世代相傳的釀酒技藝與工匠精神,釀造出了高品質的茅臺酒。未來,酒業發展是文化的包容,愛丁頓愿以匠心為橋,推動蘇格蘭威士忌與茅臺醬香白酒的相遇與相融。
“酒作為溝通、平衡與超越的媒介,是理解與溝通的美好象征,在人類文明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分享中,希臘作家、詩人,希臘文學協會會員、泛希臘作家聯盟會員塔索斯·拉波洛布洛斯將古希臘酒文化與中國詩人李白聯系起來,稱李白以酒為詩魂,借助酒超越物質世界,追尋精神升華,其作品《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便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寫照。同時表示,酒在古希臘和中國的文化中,均承載著對神圣哲學境界的追求,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正是酒文化在文明交流中的獨特魅力。
“中國白酒出海除了要講好酒文化故事外,還應借助健康、快樂等共同價值觀,優先觸達海外華人,推動文化傳播。”“巴西甘蔗酒象征著自由與愛,與中國白酒一樣,深受國民的喜愛。”“白酒與中醫一脈相承、藥食同源,白酒可入藥增強藥效,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與健康保 障,助力健康生活。”……圓桌對話環節,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執行主任梁智勇,巴西Brisa da Serra Destilaria企業合伙人安杰莉卡·洛托·西雷努、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施藝雄分別作交流分享。
論壇還以視頻形式發布了《以酒為媒襄盛舉文化交融塑未來——攜手共筑全 球酒業文化生態》智庫報告,報告不僅是思想交流的結晶,更是推動東西方酒文化未來持續對話的新起點。
現場,緊扣論壇主題,精心設置了茅臺雞尾酒(Moutai cocktail)現場特調環節。調酒師以茅臺醬香酒為主基酒,巧妙融合各類果汁、糖漿及茶香等,調制出色彩斑斕、口感層次豐富的特色茅臺雞尾酒,“Moutai Time”以其傳統古色印題,與“龍井tini”遙相呼應,將茅臺醬香酒的醇厚與西式調酒的創意完美結合……嘉賓們品嘗后紛紛點贊并表示,茅臺雞尾酒打破傳統飲酒方式的靈感創意開發,不僅展現了茅臺的多元魅力,更成為中西酒文化交流的生動載體。(來源:茅臺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