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內洋溢著濃郁的川蜀風情和酒文化氛圍,“2025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高級合作伙伴”五糧液在此成功舉辦“品牌主題日”的系列活動。
當天,五糧液還在日本大阪“新龍吟”餐廳舉行授牌儀式,該餐廳正式成為五糧液海外第二家授權餐廳。9月13日至23日,“五糧液主題日”營銷活動還同步在東京五糧液大酒家和大阪“新龍吟”餐廳開展,通過特色菜單、品鑒互動等形式,為消費者帶來沉浸式美酒美食體驗。
從主題展陳、定制禮贈,到授牌海外體驗餐廳、多城聯動品鑒,五糧液通過“高站位、深內涵、強互動”系列動作,向世界展示中國白酒的深厚底蘊與文化自信,再度成為世博會舞臺上閃亮的“中國符號”。
01、持續閃耀世博會舞臺,五糧液打造精彩好玩的主題日活動
世博會歷來是各國展示文化、科技與創新的國際平臺,至今已有170余年歷史。早在今年4月大阪世博會開幕后,五糧液便亮相大阪世博會中國館。9月16日“五糧液主題日”期間,五糧液再次帶來令人眼前一亮的互動體驗和系列精彩活動。
活動當天,五糧液核心產品、文化系列產品與多個富含四川文化特色的藝術裝置精彩亮相中國館五糧液核心展區。
在中國館南廣場入口處,五糧液以四川非遺竹編、五糧液酒瓶、大熊貓等元素打造了蘊含“和美共生”自然環保理念的展示表演區,巧妙點睛活動主題。
步入中國館,展館上方融合了五糧液元素的氣膜大熊貓,憨態可掬的造型引得現場游客紛紛駐足合影留念,成為品牌與四川文化融合的亮眼開篇。展館內,一段沙畫視頻娓娓道來五糧液與世博會結緣百余年的故事。從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嶄露頭角以來,五糧液始終以中國白酒民族品牌的姿態站位世博會,飄香世界舞臺,弘揚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交流互鑒。
在場館的多功能廳,五糧液圍繞“自然”“歷史”“文化”三大主題構建了“五糧液博物館”。現場通過豐富的圖文、實物與多媒體裝置等形式,展示宜賓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五糧液傳承千年的釀造技藝和“精益求精、追求極 致”的工匠精神,深度詮釋“天人共釀”的東方智慧與“和合共生 美美與共”的文化價值理念。
除了極富底蘊的展陳外,五糧液還在現場設置了多個互動打卡點,讓游客在參觀的同時,增強參與感和互動性。包括不定時出現在展區與觀眾互動合影的熊貓玩偶,講述五糧液與世博會淵源的超大打卡明信片,以及可以在不同點位拍照打卡集章領取禮物的游戲。這些讓游客直呼“五糧液主題日”的活動有趣又好玩。
此外,活動當天五糧液相關領導還向中國館贈送了特別定制的五糧液大阪世博會紀念禮盒,供館方收藏。該禮盒融合世博會主題與五糧液經典元素,承載文化對話的使命,展示中國白酒為國際盛事增添的東方韻味,表達攜手共享和美未來的愿景。
02、生動詮釋品牌理念,創新營銷實現情感共鳴
場館內活動豐富,場館之外五糧液更以創新、共情的方式與消費者建立深度鏈接。9月16日當天,五糧液還在日本大阪知名餐廳“新龍吟”舉行授牌儀式,該餐廳正式成為五糧液海外第二家授權餐廳。
此外,為延續“五糧液·世博季”熱度,9月13日至23日期間,五糧液還同步在東京五糧液大酒家和大阪“新龍吟”餐廳開展“五糧液主題日”營銷活動,通過特色餐酒品鑒、有獎互動等形式,為消費者帶來沉浸式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香飄日本,9月17日,新加坡五糧液大酒家也在新加坡中心美食集中地Bugis正式開業,為消費者帶來地道中國味。這也是五糧液版圖進一步擴張濃墨重彩的一筆,標志著五糧液“和美行”新加坡站正式拉開序幕。
據悉,新加坡五糧液大酒家整體裝修為時尚新中式風格,以五糧液標準色紅色和金色作為餐廳的主體色調,輔以中國編織、格柵、龍紋、云紋、木雕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創新表達,再定義中式美學范式。餐廳以粵菜融合菜為主菜系,主廚團隊深耕粵菜領域多年,深諳粵菜“鮮、嫩、爽、滑”的精髓。
開業期間,店內還將通過系列營銷活動,送出各種見面禮、幸運禮,讓食客通過“美酒+美食”的餐酒體驗,以可感知、可品味的方式直觀地感受中國美酒美食文化魅力。
在大阪世博會中國館主題日的集中展示之外,不同城市的高端餐飲場所也成為五糧液產品及文化體驗的前沿陣地,以“美食+美酒”的切身體驗實現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共鳴。很多消費者表示,通過這類活動第 一次了解到中國白酒也可以如此時尚、多元。
五糧液此次借助世博會平臺展開系列活動,背后是其長期堅持的“和合共生 美美與共”的文化理念。作為中國白酒龍頭企業,五糧液始終致力于將傳承千年的釀造技藝、匠人精神與巴蜀文化推向國際。
從1915年首次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嶄露頭角,2010年作為中國白酒名片飄香上海世博會,到2015年閃耀米蘭世博會、2020年迪拜世博會綻放華夏光彩,再到2025年深度參與大阪世博會。通過世博會這一國際平臺世界窗口,五糧液不僅展示了其產品及文化脈絡,持續引 領中國白酒、中國品牌展現文化自信、品質自信。更向全世界傳遞了“和合共生 美美與共”的文化理念,共促文明、經貿往來和美共生。(來源:智度名酒評論)